
电话:010-60531612
邮箱:teskey@126.com

检验结果互认 佛山走过三年
2022-04-12 浏览次数:0□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 练凌东
实施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于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利用、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、规范医疗行为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。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、省临床检验中心(省临床检验质控中心)的支持下,2019年3月,佛山市建立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,有效推动了临床检查检验结果的区域互认,实现了实验室实时质控,给区域医学检验高质量发展带来助力。
以问题为导向 推出系列措施
为推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,佛山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,综合施策,统筹推动相关制度落地见效。
总结自2006年以来推行医学检查检验互认的工作情况,我们发现,影响这项工作落地的因素很多,包括检查检验技术、法律责任、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和内部管理方式等。为推动制度落地,佛山市出台《推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》,推出了一系列措施。如,加强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监管,推动医疗资源共享和同质化管理,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,推进医疗信息互联互通,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“九不准”等。
同时,佛山市组织专家论证,启动建设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。
以平台为依托 解决质控难题
加强质量控制,提高同质化水平,是实现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基本要求。佛山市通过建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,解决了不同医疗机构在检验仪器、检验方法、人员素质、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难题,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建立在科学的、专业的、合理的质量控制基础之上。
发挥佛山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的指导作用。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通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,对各医疗机构实验室质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、统计分析和比对评价,并实时反馈质控结果,督促各医疗机构对偏倚的结果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。同时,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组织技术培训,保证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和一致。
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。佛山市各医疗机构安装了统一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软件,纵向连接国家、省和市级临床检验质控中心,横向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,组成数据互通互认评价体系。截至2022年2月,已有69家医疗机构接入平台,覆盖全市90%的二级及以上医院,有效推动了技术网络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。
发挥高水平检验技术标杆单位的示范作用。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、佛山市中医院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等3家医院的临床检验实验室,均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(CNAS)认可,其检验结果具有国际互认资质。这3家医院接入平台后,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,带动其他医疗机构向高水平医院看齐,提高检验技术能力,推动区域检验质量的同质化管理。
提高服务品质 提升就医体验
在建设和维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的过程中,佛山市稳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,以质量提升促结果互认、以结果互认促协同发展、以协同发展促服务提升,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。
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质量标准。佛山市制定出台检查检验互认技术平台质量标准和互认规则,要求接入平台的医疗机构做到项目室间质评合格率≥80%;室内质控精密度达标率达100%,失控纠正率达100%,工作日上报率达100%。
适时公布和标识符合互认质量标准的医疗机构及检验项目。经过佛山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评价合格的检验结果,可在全市区域内实行互认,这为临床医生运用检验结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。截至2021年12月,佛山市已公布64家医疗机构共54个检验项目实行全市区域互认,并发放有效期为1年的互认证书。其中,互认项目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生化项目、乙肝二对半、肿瘤指标等。
逐步增加接入技术平台的医疗机构和项目。在佛山市,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30%。佛山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允许民营医院接入,为民营医疗机构参与检验质量管理,提升检验质量水平提供了平台。同时,平台还逐渐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一级医院延伸。
佛山市通过建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技术平台,有力推动了全市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测能力水平,促进了临床检查检验质量同质化管理,为群众提供了更安全、更便利的优质医疗服务。